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孟德发家史 曹操初期军团的构成

标签:曹操 臧霸 李典 许褚 吴敦 孙观 尹礼 吕虔 李通

2013-03-27 00:00:00三国 352人已围观

  曹操起兵,始于群雄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同时蜂起的还有关东群雄。不过其他群雄多为地方长官,可以调动东汉的地方军,而曹操虽然有典军校尉一职,但刚从董卓那里潜逃出来,这个官职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曹操在陈留张邈及其部下卫兹的帮助下,散家财,集义兵,亲族曹氏夏侯氏率先响应,曹操军以此为基础,逐渐壮大。可见曹操的军队并非以汉朝的既成军队作为根基。

  此后,曹操增强兵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招募及征发亡户;2、招纳自愿合作或归顺的武装集团;3、投降军队的重新编制。

  第一类的招募,也就是曹操委派部下募集士兵。然而对于所募士兵似乎并无重新整编的迹象,而是直接任命募兵者指挥并组建成军。如《乐进传》:“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第三类的投降军团,似乎也并没有先将其解散,然后分别划给麾下各支部队,还有许多例子显示,一般是将投降集团整体保留,直接将其纳为麾下一军。如《臧霸传》:“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还有就是《武帝纪》:“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类,这也是本文中需要重点讲的。在曹操军团的形成、壮大过程中,许多兴起与于汉末混乱之际的地方武装集团原封不动地加入进来,并有效地发挥了战斗力。如李典李通吕虔许褚等豪族集团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些豪族武装集团与东汉帝国的兵制毫无关系,是在应对无序状态中成长起来的纯粹的民间、自发的武装集团。即便是由曹氏、夏侯氏的武装力量所组成的曹操直辖军,仅从其组成的方式看,同样也可以认为是起自民间的豪族武力集团。

  下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把曹操麾下各类豪族武装集团中,比较典型的人物作如下整理:

  曹仁: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

  曹纯:承父业,富於财,僮仆人客以百数。

  曹洪:将家兵千余人,另加众多募兵。

  李典: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

  李通: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於朗陵,众多归之。

  臧霸: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吕虔:将家兵守湖陆,抚平降众。

  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以众归太祖,皆以为虎士。

  任俊: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原从太祖。

  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人徐无山中,后归属曹操。

  根据上表可见,东汉的所谓地方性豪族,其实际状况并非只是单纯依靠同族的团结与大土地所有,而是在其家族外沿聚集了众多类似于游侠出身的客,借此来控制乡曲。构成这些集团的成分大致有三种:少年、家兵以及宗族宾客。

  所谓少年,实际上是指无赖轻侠之人。在这个群体中,具有财力家族首先依靠同族结合的方式成为中心,然后依靠任侠的方式,将周边人群结合到一起,对这个群体重新整合,便出现了所谓的少年集团。所谓家兵,是经过武装的私家“贱民”,在身份上、经济上始终隶属于主家,受到强有力的束缚。因此家兵集团之长可以认为就是平时的“豪族”。如果说这些“豪族”是以宗家为中心,加上周边的许多宗族、附庸的宾客以及下等户构成的话,上表中那些以宗族宾客为主构成的武力集团,可以说便是由豪族直接转化过来的武装集团。

  对于具有这种性质的豪族集团,根据其社会功能,不妨称之为“豪侠”。(和“八大豪侠”没有关系……)

  曹氏这一族中,既有曹仁集结了少年千余人,也有曹洪拥家兵千余,还有曹纯率僮仆人客数百,而这些则构成了曹操最初的直辖军队,曹操本人也是一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人物,可以说刚刚起兵的曹操军实际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豪侠集团。而后来加入曹操军的各种势力集团,有的具有服从族长支配的豪族集团的性质(如许褚、李典),有的则是纯粹意义上的任侠集团(如臧霸),虽然在体现这些性质时,程度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可以说具备豪侠集团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曹操军团在中前期是有武装化的豪侠集团性质的复合体。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