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美文欣赏 >
忍辱不辩,寡言不争
2021-08-09 10:26:21美文欣赏 1032人已围观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
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
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细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
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上一篇:若问相思为何苦,因为相思已入骨
下一篇:以后,就这么活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史上最难考证的迷案:“子午谷奇谋”真可行吗
; ; ; 在探讨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时,许多人都会惋惜他未能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么,“子午谷奇谋”是怎么一回事呢? ; ; ; ; 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有这么一段资料: ; ; ; ; (魏)延每随(诸葛)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性后喝三种汤更加健康
男人房事之后会出现心慌气短,全身无力,四肢发冷,你有出现过这些现象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你的阳气外泄了。中国人自古就有喝汤的习惯,下面这些滋补汤帮你恢复元气。 三道汤帮男人涩汗固精: 一、山药枸杞子汤 原料:鲜山药200克,干莲子肉20粒,枸杞子20克,银耳6朵,冰糖少量。 做法: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诸葛姓氏溯源:“诸葛”之姓为“詹葛”之误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的一个官宦世家,远祖诸葛丰曾经做过汉朝的司隶校尉。据说诸葛氏家族原单姓“葛”,是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麾下大将葛婴的后裔。关于诸葛氏族由单姓“葛”改为复姓“诸葛”,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根据史书记载,当年陈胜还未称王时,葛婴率部队前往九江,在那里遇见了楚国的后裔襄疆,葛婴为求得正统,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因一臣不能事二专家推理:安阳曹操墓可能是南北朝时北魏墓葬
河南安阳曹操墓是真是假,最近几天,网上的质疑声似乎高过了赞同声。而作为曹操的家乡安徽亳州对曹操墓的态度方面也出现了分化的状况。亳州市原博物馆馆长、87岁的李灿老人更是语出惊人,他推理安阳曹操墓有可能是南北朝北魏某个人的墓葬。 虽然没有去过河南安阳曹操墓现场,但是对于有关曹操墓的这些新闻信息李灿是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电视和报纸等有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