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不小气,被后人一代代误读

2008-07-24 00:00:00三国 318人已围观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周瑜身后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镜像。在正史与野史、官方与民间之中,1800年来,出现着形形色色的周瑜,并与那个曾经真实存在的周瑜,渐行渐远。

公元210年,赤壁之战刚刚结束不过两年,周瑜即死于一次军事行动的准备之中。当时他36岁。人们对于他的不幸,说法各异,在史书中,他的死源于一次意外的箭伤。而在民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年轻人是死于他的小肚鸡肠。

对于周瑜,严谨的史家评论,已经失去了它的影响力。致使到了如今,人们读到《赤壁怀古》其中的“羽扇纶巾”,不禁踟蹰于这个“雄姿英发”的英雄究竟是谁?

谁的赤壁?

在《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是,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作者陈寿,是个在周瑜身后20年才出生的史家,他对于周瑜的描写虽然轻描淡写,但已近乎完美。

《三国志》里对于周瑜的评价还算公允,而到了东晋,观念走到社会转折的十字路口,往往变得微妙起来。这个偏安江左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在正统论上大做文章。他们巧妙地选择了同样割据一方的蜀汉作为正统,开始认定,周瑜为“小人”。

此后数百年,蜀魏正统之争纷纷扬扬。好的是,魏晋期间士大夫玄风吹拂,崇尚个性,因此在臧否人物上比较宽容和超然,很少将人分为善恶壁垒分明的两极,正统之争在这一时期并不完全对立。

到了唐朝,九州一统。 历史变得再度微妙起来。正统之争开始出现在唐诗中。首先是杜甫,对蜀汉的诸葛亮极为推崇,对于这位忧国忧民的名相表现出了深深地同情。再就是杜牧,这位诗人在诗中不加掩饰地调侃周瑜,历史在文学中开始出现偏差,“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鹊春深锁二乔。”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风颇盛,常常明是治史实为思想政治观的较量,文人政客间的朋党之争更是惊心触目,三国正统之争也在争斗之列,宋文坛多位大家被卷入。最终朱熹的理学占据了历史的上风,帝蜀寇魏、尊刘贬曹渐成定局。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论。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最尴尬的当属身处其中的东吴。但对于周瑜的评价,还是肯定的,至少他是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而周瑜形象的变形,到了民间文化里,却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周瑜身后的雅俗世界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而令人纳闷的是,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彻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

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才智平庸,屡战屡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

按照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专家吴金华的说法是,话本是市民娱乐的产物,它从来都不受正统观的左右。而与此同时,以曹魏为正统却是官方正统观的明确意向。

可见,市民的好恶在那时候已经不以统治者的正统观念为转移了。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们“尊刘”,拥“帝蜀”,而对于站在对立面的周瑜,自然不会有好感。

这种受市民意识影响的创作倾向延续到元代的杂剧中便越发地明显了。就这样,一个与雅文化系统中的褒物文字形成鲜明对照的周瑜形象,于宋元之际,在强烈的市民意识的关照下诞生了,并随着戏曲的广为传唱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上一页12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