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东吴篇(10)刘繇、太史慈、士燮为何被记载在一传?
2008-10-13 00:00:00三国 80人已围观
太史慈这个人物可谓是大名鼎鼎,虽然名望不如周瑜、孙策、鲁肃,但亦与甘宁、吕蒙、黄盖等大将齐名,但是在东吴传记里,十二英将居然没有太史慈,再一翻,才发现原来他是和刘繇、士燮合为一传的。那么,士燮和刘繇究竟是何方人士,太史慈跟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太史慈在孙策二度下江南所向披靡之时与小霸王大战神亭岭,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鬬,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擥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太史慈和孙策是交上对手了,也让孙策一生逢遇了这样一个好手。既然小霸王和子义交战过,那么他们一开始肯定不是在一起的,这样就牵扯出一个人物来,他便是刘繇。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齐孝王少子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是同郡人。太史慈从辽东归来,未能与其相见。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太史慈专程到曲阿去拜访他。正逢孙策率军渡过长江(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连战皆捷,正欲进击杨州刺史刘繇的根据地曲阿(今江苏丹阳)。太史慈骁勇善战,有人举荐太史慈为将,刘繇不纳,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只是让太史慈充当斥候,担任侦察。
这就是太史慈跟刘繇之间的关系,刘繇虽用太史慈,但并不重用,只是叫他当了个侦查队一号的人,这才有了后面的大战孙策事件。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士燮是交阯太守,千万不能小觑这个人,士燮家族统治了交州四十多年,到黄武五年(226年) 士燮病卒,享年90岁。实际上,士燮在交趾是呈现半独立状态,史称“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
史书对于这样的三个历史人物有以下的评论: 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看来,陈寿是比较欣赏太史慈和士燮的。
这样一来,就大致明白为什么将这三个人合传了。《吴书》在吴书四将太史慈和刘繇士燮放到一个传记里,因为他们是在吴政权建立前的江东割据者。太史慈以前是刘繇的部将,后来被降服;而士燮兄弟为交趾、合浦、九真、南海太守,在孙权时期才被兼并。太史慈实际上是一股独立的势力,曾经与孙策抗衡。至于太史慈是怎么死的,书上记载十分简略:“建安十一年卒,卒年四十一岁。其子太史亨,官至越骑校尉。”有人说是战死的,有人说是曹操送了个什么盒子给弄死的,这都属小说家言,不足为信。太史慈是个信义志士,有古人之分,说明了他是这个时代突出而优秀的人才,有大英雄的气节。 另外,我说一点,说到三国时期的神射手,是黄忠吗?是曹彰、夏侯、文丑吗?都不是,第一神射只能在吕温侯和太史慈之间选择。
上一篇:锦上添花看花人,可知花下还有锦?
下一篇:刘备激励“员工”敬业的艺术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6回:周瑜像个鹌鹑
周瑜这个人,在历史和演义中,虽然被认为心胸狭窄,在演义描述中,还死得很不好看。但是,千百年来,周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演艺对象、一个文化符号,都不失其个人魅力和才华,受到后人的凭吊、欣赏、惋惜和缅怀。我很敬佩古人无论是历史叙述还是小说演义,对人物不做简单的定论,也不受浅薄功利成败思维左右。无论文人叙述还是民间传说,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和默契,在努力化解成败思维对历史人物的简单定位。 可是,《揭秘:你知道纪晓岚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纪晓岚的故事。O1H2345个人图书馆-免费的知识管理与分享平台 1724年,纪晓岚出生于直隶献县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纪容舒、爷爷纪天申都曾在清朝做官。因此,纪晓岚的家境是颇为优越的。与其他的富家公子一样,纪晓岚从小就在私塾读书。也许是家族遗传的原因,纪晓岚读书的天分很高,很快就考中举人、进士,步入仕6招助你击败眼周问题 还你明眸亮眼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周肌肤不免会出现皱纹、眼袋、黑眼圈等问题,想要解决这些肌肤初老的症状,眼部保养千万不能忽视。下面教大家几个眼部护理的妙招,让眼周细纹、黑眼圈通通闪一边去。 甩掉阿婆眼还你一双青春明眸 眼周肌肤很容易出现衰老现象,不论你是20岁、30岁还是40岁,都要重视起眼周肌肤的保养,不要阿婆眼,青春双眸亮起来! 1、维生素e是黑眼圈的克星 眼周开江南烟雨,如水少女
江南烟雨中,雨落细如针,飘飘洒洒,如若珠帘,晶莹剔透,洗却空中的尘烟,还天空一碧清澈透明的蓝。风尘中,烟雨的古镇,一派古朴的文化底蕴,乌黑的砖瓦,似鹰欲飞的棱角,灰白的墙身,紧闭的大门,庄重威严,诉说着多少庭院深深的爱恨情仇,折射着多少达官贵人的宠辱人生,封藏着多少讳莫如深的闺蜜心事,点点滴滴,都随烟雨飘散而去。 烟蒙蒙,雨蒙蒙,烟雨蒙蒙耐何天?回首历史,封建的枷锁,牢牢地套住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