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新三国》之曹丕合法称帝,刘备称王违法

标签:曹丕 刘协 刘备 曹操 曹洪 王朗司徒 曹休 华歆

2010-11-26 00:00:00三国 247人已围观

 ; ; ; 曹操称王与曹丕称帝都是合乎程序的。

  曹操当魏王,当时也是符合干部任命程序的,先是民主推荐,由大臣们推荐曹操当魏王,尽管汉献帝不满意,但是按照程序,他还是签字通过,履行了民主集中制的一个原则,曹操合理合法的当上了魏王。

  且说曹丕称帝,更说明问题:

  一、先是大臣上书,建议汉献帝禅让,说好听是禅让,说不好听就是逼宫。

  “却说华歆等一班文武,入见献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随后李伏许芝说天象,道大汉气数已尽,王朗也动员献帝辞职。

  二、先吹过风,这算是文的,接下来是武的,

  曹洪曹休力请献帝出殿。帝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帝曰:“谁敢弑朕耶?”歆厉声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帝大惊,拂袖而起,王朗以目视华歆。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帝战栗不答,曹洪、曹休拔剑大呼曰:“符宝郎何在?”祖弼应声出曰:“符宝郎在此!”曹洪索要玉玺。祖弼叱曰:“玉玺乃天子之宝,安得擅索!”洪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
三、文武相逼,终于迫使汉献帝同意禅让,随后,曹丕又程序化的三辞诏书,最后才同意当皇帝。然后登坛,举行仪式,让汉献帝向天下说明,等于做一个公示,这说明,你禅让给我帝位是自愿的是公开的是合法的是你求我的,《三国演义》写到:中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

  以上这些麻烦可以看出,尽管曹丕和他的大臣对汉献帝威逼利诱,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皇帝同意,让汉献帝自愿,那么如果汉献帝有纲,就是不禅让会怎样?我想,曹丕绝不敢弑君,那样,他就会成为天下人共讨伐的贼人,从讲政治角度,这是最不可取的,所以他费尽周折,办理这些程序化的东西,就是希望自己的得到禅让合法化,程序合法,那么才真正得到天下,这也是曹丕最明智的地方。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历来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东西,实体正义是指最后得到帝位的一个结果,而程序正义是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过程,曹丕比较重视这个过程,这是必要的,也是封堵人口实的,说白了就是,汉献帝不争气,将天下禅让,那就别管是用什么手段禅让的,毕竟结果是禅让是自愿是亲口说的,而这是最重要的。相反曹丕弑君的天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尽管,弑君举手之劳,但是政治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曹氏如此,那么刘备是怎么做的呢?

  《三国演义》中云:孔明曰:“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玄德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许靖法正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

  也就是说,刘备的汉中王是自立的,而这个时候,是汉献帝犹在,在没有皇帝允许的情况下,刘备自立为王,这在当时绝对是反叛的行为,连刘备自己都知道这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三国演义》中写道: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诸将齐言曰:“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孔明曰:“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

  刘备的再三推辞,与曹丕的三次辞诏,有什么区别吗?都是内心欢喜,但是还是要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的。刘备称王,彻底的打破了,他兴复汉室的口号,让他的野心昭然于天下,他以兴复汉室为广告,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当皇帝,像真要为了兴复汉室,那么汉室子孙有很多,立哪一个为帝都可以说刘备是真的为了汉室,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自己当了皇帝,所有的肥皂泡都破灭了。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