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四大名著: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份体验报告

标签:诸葛亮 刘备 关羽 张飞 曹操

2011-09-16 00:00:00三国 326人已围观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本书在中国影响极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文笔好,人物写得很传神,故事情节很曲折,更多的是因为书里包含着一些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和我们民族的历史传统有莫大的关系。即使在今天,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间也会进入四大名著的一些场景:比如说一个女孩多愁善感,人们就会说她是“林妹妹”;如果哪个小孩调皮,他妈妈就会说:“你这个人像孙猴子一样管不住”。

  四大名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并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它们,而是从中看生存、看社会、看恩怨情仇,从四部小说里面找自己的位置。所以,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这四部小说。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庭,是讲家族的秩序;《三国演义》讲的是庙堂之事,讲政权高层的权谋;《水浒传》讲了对当时社会不满意的一些边缘人物,讲的是江湖,我们知道在古代庙堂和江湖总是对应的;《西游记》讲的是中国人想象的彼岸,就是天堂或者是地狱。

  四大名著,把家庭、家族写了,把庙堂、朝廷写了,把江湖写了,把我们想象的天堂和地狱也写了,这对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了一个比较全方位的描述。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诗人比历史学家更接近真实。就是说,这几本小说,它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跟历史上的人物不一样,但小说在写作的时候,它所流露出来的文化的、社会的那些信息却特别真实。

  举个例子:《水浒传》里面的英雄好汉被抓到牢房里,那些老狱友就告诉他们说“你应该给常例钱”,不然会收拾你,害死人还查不出外伤,说得特别详细。这些绝对不是施耐庵编出来的,晚明的许多史料,都记载了“东林党”人被抓到牢房里的遭遇,与我们在《水浒传》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还有,《西游记》讲的神、佛、鬼怪,是我们想象的天堂也好,地狱也罢,一定就是当时社会的翻版——玉皇大帝就是皇帝,下面什么太上老君、托塔李天王,就是文武两班大臣。我们中国人所想象的天堂,一定和但丁《神曲》所想象的天堂不一样,想象源于生活的视野和经验,因为生活就在那里。

  下面,我就具体从这个角度谈谈四大名著。

  《红楼梦》——体验如何在大家族中生存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家庭容纳他、培养他,他对社会一切的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学会的,然后才可能走向社会。所以我觉得应该先从《红楼梦》讲起。

  《红楼梦》这本书,当然可以用鲁迅的话说是“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密事”等等,就是你怎么看《红楼梦》都有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我看《红楼梦》,觉得实际上就是看到人如何在传统社会的大家族中生存。

  中国的宗法社会具有很长的历史。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对一个人最大的保护是自己的家族,一个人如果在家族里容不下身的话,他以后就是逆子或强盗,基本上这一生就完蛋了。我在自己的书里写过“宝遁黛死——浊世不容自由魂”,就是说,四大名著里面,最具有“现代性”的一本书是《红楼梦》。什么叫“现代性”?现代性不仅仅是飞机大炮,我觉得现代性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要对普通人的命运有大悲悯,要尊重普通人的尊严和自由。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书,虽然故事非常好,但是对人是不重视的。人命在这三部小说里好像就是草芥,说杀就杀。而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把所有的人物都当成一个人来写。宝玉和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我觉得他们的相爱,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在他们眼里,人只有可爱不可爱之分,讨厌不讨厌之分,没有有价值没价值、该不该巴结之分。所以你看宝玉,对贾雨村那样的进士、地方官,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黛玉也一样:教香菱学作诗,宝钗觉得香菱只是他哥哥抢来的一个妾,就说:“我没有时间教你作诗。”于是香菱找到了黛玉,黛玉就一首一首替她改。为什么黛玉可爱?就是她真。

  然而,在《红楼梦》描写的那个时代,无论宝黛的内心是多么的独立,精神上是何等的自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么依附官府,要么依附家族。宝玉痛恨八股取士,痛恨官场的龌龊,向往纯洁自在的生活。然而,他优渥的生活却须臾离不开他所痛恨的东西。贾府一旦丧失了宝玉、黛玉他们所不喜欢的权力,俩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这对宝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悖论。

  在《红楼梦》里面,除了这两个主子以外,还有一些奴才,比如说焦大、袭人、晴雯、鸳鸯等等。其实曹雪芹是以大同情的笔墨写这些人的,他笔下没有一个坏人,包括大家不喜欢的袭人,其实袭人不得不这样生存,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