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孟子对干部考核有何独特见解

标签:孟子

2011-11-08 00:00:00三国 228人已围观

  干部考核这件事,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只是那时的干部不叫干部,那时的考核也不叫考核。意思却是差不多,目的既是“进贤”,那么,在“进贤”之前的“识贤”,就是一种考核。孟子对齐宣王说的那一番有关“识贤”的话,可以当做孟子的“考核”论。

  儒家认可尊卑有序亲疏有别,这由儒家维护的宗法制度所决定,其负面影响至今尤存,但也并非一概如此。孟子说的,就是在“不得已”而使“卑逾尊、疏逾戚”之时,如何慎重考核。以他之见:“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按照孟子的观点,提拔干部,不能只听“左右”说。“左右”的视野会有局限,“左右”的观念会有偏差,因为“左右”是决策者的身边人,他们的话最容易进入决策者的耳朵。因而,心术不正之人,善于钻营的人,总会千方百计地接近以至收卖决策者的“左右”为他们“美言”,或为他们去进“谗言”以抵毁他们的竞争对手。所以,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左右皆曰不可,勿听”。

  按照孟子的观点,提拔干部,不能只在提拔对象的下属干部中考核。比如说,提拔一个省级干部,不能只在地市级干部中考核;提拔一个地市级干部,不能只在县处级干部中考核。因为此中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和复杂心态——有从众的,有附势的,有害怕打击报复的,也有乘机宣泄私愤的,还可能有某种利益共同体。所以,孟子说,“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那么,这种考核该怎样进行呢?

  以孟子之见,干部考核的视野应当放开,广泛听取“国人”的意见,不要局限于小范围。“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当然,他说的“国”即当时的齐国,还没有现在的山东省大,与现在的“国”不一样。意思却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考核一个市长当得如何,你至少得去听听广大市民(包括出租车司机)的意见,看看这位市长在市民中的口碑。孟子是慎重的,在“国人皆曰可”或“国人皆曰不可”之后,都有一个“然后察之”,再做取舍。顺便说说,孟子在论“考核”的同时论及刑罚,在“国人皆曰可杀”之时,也有一个“然后察之”,这比“国人皆曰可杀”则“杀之”的简单思维,无疑多了一点法制观念。

  在齐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干部考核”,这是齐威王对两位大夫(即墨大夫与阿邑大夫)的“考核”。齐威王自“左右”听到的关于此二者的评价,与他事先不打招呼而派人去实地考察了解到的此二者的政绩是正好相反的。齐威王由此洞察其中之奥妙——阿邑大夫投机巧,以“厚币”事其“左右以求誉”,即墨大夫实事求是,“不事”其“左右以求助”,于是使二者各得其所。这是公元前370的事。那个时候,孟子两岁。但孟子的“考核”论,几乎就是对齐威王的经验之总结。

  齐宣王作为齐威王的后人,与齐威王相隔不过数十年,这些从自己祖上做过的事中悟出来的道理——假如在别的行业,或许还可称为“祖传秘方”——却要由孟子来说给他听,可见,在“进贤”与“识贤”(即如今所说的提拔干部与考核干部)的问题上,仅靠所谓的“传、帮、带”,是既“传”不下去,也“带”不出来的。

  当然,孟子所论乃是宗法制度下的“干部考核”,不仅视尊卑有序亲疏有别为常态,“贤”与“不贤”,最终也得由君主一锤定音。所以,即使他说得再有道理,也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