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项羽也有政治谋略 失败是另有原因

标签:项羽

2012-02-15 00:00:00三国 290人已围观

  章邯为自己选了一条短期内看成本最低的路,算是走了一步活棋,然而却把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兵[注15]送进了死地。前文说过,项羽军中一直缺粮,再打下去他没有胜算,与章邯和谈的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一点原因,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个人推测,项羽对秦军的剽悍也是有几分忌惮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成了他大规模坑杀战俘的原因。

  依常理,项羽有充分的理由杀掉章邯,天经地义的理由莫过于为叔父项梁[注16]报仇。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项梁对于项羽来说,不只是叔叔那么简单。因为项羽从小就在叔叔身边长大,项梁对他有抚育之恩,可以说是半个父亲。项梁兵败,死于章邯之手。国仇家恨,这理由足够项羽杀掉章邯一万次。然而,项羽却一反常态地饶恕了他。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项羽绝非有勇无谋之徒。相反,他的冷静和理智表现出绝佳的政治素质。之所以没有杀章邯,应该有如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是顾及到自身的政治信用问题,其二是章邯仍有利用价值。

  章邯的投降,意味着天下的大局已成定势。从日后的三分关中来看,在秦楚两军和谈成功的那个时候,项羽其实就已经谋定了章邯的去向。他既不信任章邯,又忌惮秦人的勇悍,为了防止章邯在关中重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选择了杀掉已成为俘虏的秦军。除此外再能做的,就只剩下尽可能地破坏关中地区的战争潜力。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昔日强大的秦军死灰复燃。三分关中,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章邯的实力,其次才是为了压制被“流放”到蜀地的刘邦。

  技术不能决定一切

  尽管项羽如此的处心积虑,尽管他的做法在政治技术层面上无懈可击,可是他终究还是踏上了败亡之路,这又是何故呢?答案并不复杂,是战略上出现了致命的疏漏——由于信息获得的不够充分,导致了他对形势出现了误判,从而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决策,最终把自己精心筹划的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据史可知,刘邦先入关中进咸阳后,他手下的参谋长,未来的总理大臣萧何[注17],直接扑到秦皇宫里,把秦政府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全部收入囊中,这些宝贵的资料为刘邦日后夺取天下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而后一步入关中的项羽刚进入咸阳,也是直奔皇宫而去,但可惜的是,重要文献尽数落于萧何之手,再不复得。出于泄愤也好,出于剪除潜在战争能力也罢,总之,项羽在秦皇宫里进行了破坏行为,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走的东西毁掉,这也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言的“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项羽虽然出身名门,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才智过人,但是受限于所获得知识的渠道,终究是没有站在秦帝国一统天下的高度上统揽全局。原因在于,传授给他知识的人,其视野无不局限在偏安一隅的基础之上,没有人领略过秦帝国富有四海的精彩。

  缺少秦帝国的政治、经济文献资料做参考,又被道听途说来的信息所误导,是项羽错误判断天下局势的重要原因。对巴蜀之地的富庶估计不足,则成了项羽最终葬送江山的导火线。

  交通不便,而且据说秦帝国时期流放犯人都送至巴蜀之地,这使得项羽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巴蜀之地是穷乡僻壤,遂产生了将刘邦发配到那里去的念头。殊不知,四川盆地是秦帝国的大粮仓,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交通的不便,则成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天然保护屏障,令中原地区的混乱几乎无法直接对当地造成冲击。

  刘邦到了四川,在当地迅速获得了经济补给,缓解了经济匮乏而带来的压力。对巴蜀之地的理解不够深刻,使得项羽主观上想削弱、打击刘邦的意图不单没有实现,反倒给了刘邦休养生息,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机会,也相当于给了刘邦反败为胜的机会。这绝对是项羽始料未及的。

  反观项羽,一直紧绷着的经济供给链从头至尾也没有舒缓过,直到他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也没能摆脱一穷二白的经济窘迫状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