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曹操曾畏惧关羽准备迁都避战

标签:关羽 曹操 孙权 桓阶 徐晃 吕蒙 魏讽 蒋济 钟繇 曹丕

2012-06-18 00:00:00三国 335人已围观

  驻马长安的曹操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了!

  一旦樊城失守之后将会如何?许都将很快处于前敌,谁能阻挡那智勇绝伦的关羽进军京师?

  局势愈加恶化:梁县、郏县的陆浑遥受关羽印授封号,群起暴乱,这里就处于许都西部肋腋,许都一派风雨飘摇!

  曹操召集谋士,讨论徙迁许都以避关羽锋锐,汉中已经让步于刘备,许都何妨再让关羽一步?

  司马懿蒋济等以为决不能行此下策,京师徒迁,必将引起天下震动,那时关羽军势更强,魏国堪忧,下一步又能退避何处?

  可是,反对的意见谁都会提,曹操本人也当然清楚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不避战谁敌关羽?眼下亟需的是建设性治国方略,不是一味指责政府的政策,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危险的局势,谁能拿出好办法来?光骂娘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魏王经历过多少危难?多少困苦?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饿过才知人权,战过才知丫猛,做了郎中才会知道病人多抠门,当上了黑窑主才会体会招孩子们有多难!

  司马懿、蒋济出了条估计得来的懒计:“荆州关羽得志,江东孙权能高兴吗?咱派人劝说孙权抄了关羽的后路!

  那孙权不听忽悠?把他自己现在占着的江南割给他不就成了?再把他那个自封的“行车骑将军”真封给他,“领徐州牧”当然不行,可以许给他将来的荆州牧呀,先解了樊城之危再说就是。”

  史载“曹公从之”,问题是孙权这么听劝说么?

  这下巧了!孙权正想“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呢。

  是吕蒙看到夺回南郡、甚至整个荆州的机会到了,极力建议孙权袭击南郡江陵,对于关羽所留重兵?吕蒙装病上缴了兵权,临时委派了一个叫陆逊的书生代理,那陆逊说话极甜,几封信奉承的关羽甚为舒服,关羽也就放心的把留守南郡的主力调上了樊城前线,现在关羽的大后方几乎就是不设防!

  孙权早就磨利的刀也早就举了起来,现在终于出手了:砍向了关羽不设防的后脑!

  好像曹操的厄运终于熬到了头,曹操开始接到好消息了。

  九月,相国钟繇的西曹掾魏讽与长乐韂尉陈祎谋袭邺城,举事前夕,陈祎突然觉悟,向太子曹丕出首。留守邺城监国的曹丕行事大展魏武雄风,果断镇反,诛杀魏讽,连坐被戮杀者数十人,(资治通鉴载为:坐戮数千人)就连相国钟繇也因领导责任被开除公职,回家务农去了。

  对太子的表现,魏王基本满意,但是樊城之围并未得到解除,曹操还是决定亲临前线抗战。十月,曹操大军回师抵达了洛阳,首先接到的又是喜讯!

  孙权遣使来到洛阳献上决心书:坚决拥护大魏合法政权,誓死团结在英明的魏王周围,以实际行动讨伐反政府武装关羽集团,请魏王拭目以待,忠不忠,看行动!

  具体行动?曹操还真不敢为孙权打包票,救兵如同救火,求人不如求己,曹操还是率全军向樊城出动了。

  魏王部队自雒阳南下到达摩陂,三军开始停止不前。

  诸将及谋士大疑:“王不亟行,今败矣。”

  原来是侍中桓阶独自提示魏王:“大王认为曹仁等足以料理目前的局势吗?”

  曹操回答的毫不犹豫:“能。”

  “大王是恐怕去救援的徐晃赵俨二人不尽力?”

  曹操也断言“不会。”

  “那为何要亲临前线?”

  曹操有些明白桓阶的意思了“当然是担心关羽兵多,而徐晃等势力不及。”

  桓阶摇头:“现在曹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二,就是因为大王居远为其张势,人处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挟六军待动,以示还有余力就是了,何必冒险亲临前敌?”

  部下如此关心领导安全,那当然应该听从其顺耳忠言,曹操就此决定,持兵观望,静等樊城战势变化。

  且不论桓阶的提议对不对,此提议是拿前线将士的生命做赌注是鲜而易见的。

  但还就是让桓阶――实质上是曹操给赌赢了:前线徐晃率部队直捣关羽军重围,再加上关羽大后方南郡被吕蒙突袭而破,樊城之围竟然一战而解!

  周公有卦辞:否极泰来!

  魏王曹操难道因汉中这小“否”而从此大“泰”?

  表面好像如此,安心率军回到洛阳的曹操,又收到了一份令人看了心里“砰砰”跳的大礼!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