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解读曹魏政权的幕后功臣程昱

标签:程昱 曹操 徐庶 刘备 荀彧 关羽 郭嘉 刘晔 荀攸 袁绍

2013-03-06 00:00:00三国 283人已围观

  一直以来,人们常说曹营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这五个为曹操南征北战,统一北方,出谋划策,立下了无数的功勋,但是我最欣赏的,不是最善奇谋的荀攸,也不是忠于汉室的荀彧,而是排在最后,人气最低的程昱。

  由于演义的思想倾向,蜀汉的人物往往更会引起大家注意,人物刻画的也更加生动,传神。关羽之义,张飞之勇,赵云之忠,诸葛之智,人所共知,相比之下,魏派吴派人物相形见绌,显得平淡无奇,之所以写程昱,一是自己的爱好使然,二是确实在演义中,程昱还是魏派比较出彩的人物。

  (一)归顺曹营

  小说第十回,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一时文武云集,程昱也是在这一回正式登场的,【荀彧言: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操问是谁,彧曰:“乃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紧接着,程昱就举荐了另一位贤才郭嘉,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程昱表现足够可贵,初投曹操,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怕更年轻,更厉害的郭嘉抢走自己的风头,一来曹营就可以为曹操罗织新的人才,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而且这也是曹营的一种好风气吧,荀彧推荐程昱,程昱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推荐满宠,形成一个链条,一时间人才不断,为曹操的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功绩显赫,读书读到这里,往往会想到庞涓嫉妒孙膑的故事,两相比较,不禁嗟叹。其实嫉妒心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因为嫉妒而坏了公事,大事就好。

  (二)初露峥嵘

  投奔曹操后不久,程昱就受到了重大的考验,曹操为报父仇,亲征徐州陶谦,不想后院失火,陈宫张邈连结吕布袭取了兖州,濮阳,曹操根据地大半丢失,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保全了曹操最后的领地,为曹操的反攻奠定了基础,演义在这里只是简略的一提,但是不能抹杀程昱对曹营的巨大贡献,假使三城再丢,恐怕曹操真的就是孤家寡人无家可归了。刚刚投奔,程昱即为曹营立下了功勋。

  (三)献策破袁

  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大损,但主力尚存,回到冀州,重整兵马意欲卷土重来。再次与曹军对峙,此时程昱再出奇招,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绍追至河上,“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绍矣。】此计深得兵法精妙,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成功的完全激发曹军的斗志,深得韩信之精妙,曹操采纳此计,程昱划策,曹操指挥,诸将力战,十面埋伏打破曹操,袁绍大败,口喷鲜血,一病不起,从此之后再也未亲临战阵,可以说这一战对于最后袁曹的胜败,河北的归属,都是至关重要的,程昱此计,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计框徐母

  小时候读连环画,读到这一段时,经常觉得曹操,程昱的做法太过于卑鄙了,斗不过徐庶,居然从老人身上下手,不够光明正大。

  长大之后更多的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之上分析问题,我发现其实这没有什么,如果以曹魏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徐母身上下手,瓦解徐庶这个曹营最大的隐患,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事半功倍,不也是更好么?

  看一下此计,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为什么这个计策能够成功?

  原因很简单,程昱非常了解徐庶,成功的抓住了徐庶的弱点,特点,和心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意大概如此吧

  当曹操被徐母斥骂,恼羞成怒,欲杀徐母时,又是程昱紧急的制止了曹操,程昱急止之,入谏操曰:“徐母触忤丞相者,欲求死也。丞相若杀之,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且留得徐母在,昱自有计赚徐庶至此,以辅丞相。

上一页12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