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荀彧究竟是忠于曹操还是忠于汉室

标签:荀彧 曹操 华歆 曹丕 刘备 袁绍 伏寿 刘协 诸葛亮

2013-06-05 00:00:00三国 238人已围观

  《三国演义》开始于汉室衰微。这一衰微,使得各路野心家都感到有了机会。由于顾忌师出无名,许多人打起“匡扶汉室”旗号:董卓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无不如此。刘备更是以皇叔名义争夺“匡扶”的正统。在各路豪杰中,小说作者也只认同刘备这一路。虽然作者倾向鲜明,但透过还算比较客观、基本忠于史实大致脉络的艺术描写,读者还是感到:刘备“兴刘”虽真,“扶汉”却假:他内心真正想的是自己做皇上,他觉得皇位其实是给自己“留”、给自己“备”的。他的忠实臣属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其实也是忠于刘备远胜过忠于刘协。而为“汉室”而死的董承吉平等人又都有心无力,显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三国》有实力的重要人物中,真正忠于汉室的,似乎首推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

  荀彧在曹魏的位置,应该相当于诸葛亮在蜀汉。只是曹操这人远比刘备显得强势,重大事情往往自作主张,不太放权,加上罗贯中拥刘反曹的立场,导致《三国演义》中荀彧的形象远不及诸葛亮突出。

  事实上,荀彧对曹魏贡献很大。举其要者:

  1)他最先提出“奉主上以从民望”。在“英雄”们都视百姓为草芥的乱世,他仍认为民心是执政的根本。

  2)他提醒曹操建立巩固根据地比一味攻城略地重要。若非这一重要提醒,曹操就可能变成李自成式流寇,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估计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时,从荀彧这些论断中获益匪浅。

  3)在与袁绍决战前,曹操心烦意乱举棋不定时,是荀彧为曹操作了独到深刻的战略分析,为其指出了袁军的强中之弱和曹兵的弱中之强。由于荀彧来自袁绍阵营,对袁绍的性格弱点及袁方文臣武将特点都了如指掌,所以他的判断并非盲目乐观,而有充分现实依据。

  4)是他推荐了郭嘉荀攸钟繇等人。他推荐的这些人才各自为曹魏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是,荀彧的结局却既出人意料,又令人遗憾。

  对于荀彧之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所述不尽一致。

  《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写的是:长史董昭建议曹操称魏公、加九锡,以有别于众臣。荀彧对此表示反对,说:“丞相兴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扶汉室,应该保持自己忠诚谦恭的形象与节操。”曹操听罢勃然变色,从此恨上荀彧,觉得荀彧不肯帮自己,不是自己人。建安十七年冬天曹操兵发江南,让荀彧同行。荀彧知道曹操有了要杀自己的想法,就谎称有病,停在寿春不走了。忽然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一个食盒,盒上有曹操亲笔写的封条。荀彧打开盒子一看,里面却什么也没有。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就服毒自尽了,死时年仅五十岁。荀彧的儿子给曹操报丧,曹操闻讯很懊悔,命令厚葬了荀彧。

  《三国志》也讲到荀彧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持否定意见,曹操为此不高兴,但没有说曹操送给荀彧食盒,以及荀彧见后自杀的事。只说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以忧薨”,就是因抑郁而死。

  两书的意思却是一致:都表明荀彧之死与曹操封魏公、加九锡有关。

  《三国演义》中每个重要人物的死死因都明明白白,唯独荀彧之死给读者留下一些谜团。

  首先,曹操送给荀彧那个空盒子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人解作:我这里已经没有你的饭吃了。

  其次,按今天普通人的思维,我们可以问:荀彧要是假装看不懂,就是硬赖着不自杀,曹操难道真的会派人来杀他?

  第三,如果只因不赞同老曹给自己加官进爵,荀彧马上写封信,表示自己想通了、赞同了,不就完了?难道非要为此送命?

  不明白荀彧的为人,这些问题就不好回答。

  曹操手下另一位重臣华歆在这类事上的表现,与荀彧形成对比。

  华歆与荀彧年龄相仿,后来接任荀彧的尚书令之职。按《三国志》所写,两人都为官清廉、不贪财:荀彧“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华歆“禄赐以振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就是说,他们都不是想趁着做官多存款,而把多余的工资、奖金散给亲戚朋友,家里没什么积蓄。就连两人死后的谥号都一样——都是“敬侯”。

  两人的最大区别,从表层看,就在于对待曹魏凌汉、篡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上。

  与荀彧不同,在华歆在这件事上扮演的是急先锋角色。《三国志》虽然对此没有记载,但也为此留下了叙事空间:曹丕称帝后华歆封侯拜相,大受重用,肯定是立场坚定,站对了队。而《后汉书·献帝伏皇后传》明确写到,华歆作为郗虑的副手带兵进宫,亲手将伏皇后从藏身的夹壁墙中拉出。

  《三国演义》不仅对华歆捉伏皇后具体详细描绘,还写到曹操死后曹丕篡汉时华歆的表现:

  替曹操捉伏后,华歆是“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

上一页12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