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谯周奔丧在魏延事件中的意义

标签:谯周 诸葛亮 魏延 陈寿 刘禅 刘表 刘备 陈祗

2013-07-11 00:00:00三国 283人已围观

  《三国志》的《谯周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有史学家是这么解释的:

  摘自《四川文物》2002,6期文章(作者:李兆成)《蜀汉政权与益州士族》

  【谯周祖籍西充国县,谯氏为当地大姓,而谯周则是谯氏的代表人物。刘备入蜀后,谯周即任劝学从事等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群臣劝刘备称帝,劝进表中就有劝学从事谯周。他”耽古笃学”,醉心于读书和做学问,以至于”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举止怪异,常人难以理解,因而常被人嘲笑。”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但诸葛亮毕竟忍住不笑,表现出他对谯周的尊重。谯周对诸葛亮的尊重和任用是非常感激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忠于职守,培养出一大批对蜀汉政权有用的人才,同时还表现在他对丞相诸葛亮格外尊重的态度。诸葛亮病死在前线,从成都前往奔丧的极少数官员中就有谯周,并且只有他到达了诸葛亮治丧处。《三国志.谯周传》载:“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谯周预料到朝廷会严禁官员奔丧,却用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行动非常坚决,这是谯周为实现自己愿望的精心谋划。它反映了谯周对诸葛亮真心的尊重。】

  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三位史学家对这段话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内容基本相同,我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但我认为朝廷诏书不是为诸葛亮之死,而是为魏延事件而发。

  在网上又有历史爱好者这样解释:

  【这话看似是谯周奔赴军中奔丧,可其中有问题。

  1汉以来的法律,禁止长吏无假奔丧或者说以奔丧为名擅离职守

  同时期的例子

  (常)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

  如果谯周奔赴军前吊丧从时间来看肯定是擅离职守按照蜀汉的一贯司法精神必然要治罪,可他没事。

  2更重要的是依照当时礼制听到人死的消息应该是先去吊问其亲属——如鲁肃刘表是找刘琦而不是去找刘表遗体所在

  而诸葛亮的家属不在军中谯周去吊问谁?

  所以谯周应该是至府吊丧而不是至军吊丧。

  至于阿斗为什么要下诏禁止,倒也见仁见智,俺的理解却简单:这种事断没有人会落后的,都去诸葛亮家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干脆禁吊丧,最后会葬时有组织大办一下就得。】

  类似解释在历史爱好者中有不少,我认为这是史学观念与方法的错误推导出的错误结论。

  首先是“历史类比法”的错误:

  【1汉以来的法律,禁止长吏无假奔丧或者说以奔丧为名擅离职守

  同时期的例子:“(常)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

  错误有二:

  1,以某些法定,官制,常规,规律来代替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分析和甄别,完全无视同期历史事实有许多相反的,没有被斩的例证。就其所举例子本身就是一个违反法制的例子,其中的逻辑错误是在没有排除论证前提的其它情况下做出的:谯周一定遵守法制不会无假(或叫人代请假)奔丧;或怕死;或为诸葛亮奔丧定斩不饶,所以谯周没有奔丧前线。

  2,历史道路有多种可能性,在史家没有直接讲明历史事实之处,要搜集史料中的有关资料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恰恰相反,“历史类比法”的错误就是把不同环境,不同人物的种种不同思想行为等同起来直接拿来做证据。甚至把自相矛盾的例子拿来作证:你排除了谯周如果奔丧前线可能没事的情况了吗?如果历史记载了谯周因奔丧前线没事的原因还会这么说吗?这种什么也不能证明的“历史类比法证据”在网络历史文章中比比皆是,大有普及“关公战秦琼”之气概。

  其次是逻辑性思维疏忽错误:

  谯周完全可以在到诸葛亮家吊问其亲属后再奔赴前线参加诸葛亮遗体的葬礼!到诸葛亮家吊丧只需几小时,而奔前线要十来天(要看论证搜我文章《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时间大可包容在内。按陈寿的文意“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显然是指谯周奔赴敌庭前线,文中后面省去了类似“前线”、“军中”之语。如其文是这么说:“亮卒,家治丧,周闻问即便奔赴”,或“亮卒,周闻问,即便奔赴其家”。毫无疑义,文意显然是指谯周奔赴诸葛亮在成都之家吊丧。

上一页123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