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三国时期一些基本情况的概述

标签:董卓 左思 苏则 嵇康 崔林 胡质 徐邈 王昶 张既 钟离牧

2013-11-22 00:00:00三国 258人已围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那么首先就来谈谈食。作为一个农耕国家,耕地自然是重中之重。而三国时期的耕地情况是如何的呢。

  由于汉末动荡,战乱不断,人口骤减,中原北方地区尤为严重,故此,必然造成地广人稀的局面。由此可以断定,仅就耕地而言,是属于供过于求的。而也因为人口稀缺,荒地的面积所占的比重极大,故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吴魏2国实行屯田制,为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开垦荒田提高产量。

  而蜀汉,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汉末时期相对的稳定,有着先天的优势,故此仅汉中郡实行屯田。

  众所周知,粮食的产量最根本的取决于耕地的优劣,现在就来简述下。首先,在北方,亩产十斛即是良田,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南方之地大概为每亩五六斛,吴志钟离牧传:「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馀亩。临熟,县民有认识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民战惧,率妻子耆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送还牧。牧闭门不受。民输置道旁,莫有取者。牧由此发名。」六十斛米约收一百二十斛粟,平均每亩约收粟五六斛。

  而蜀汉之地则数上佳。每亩可产至十五到三十斛,华阳国志卷三:「绵竹县,刘焉初所治。绵与雒各出稻稼,亩收三十斛,有至十五斛。

  当然,除了田地本身,耕种方法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借此,使贫瘠的土地成为上田。如晋书傅玄传「自顷以来,日增田顷亩之课,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亩数斛已还,或不足以偿种。」

  另有区田之法,可以说区田之地是当时最好的田,嵇康养生论:「:….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可亩产百斛,但其并非常法,所以并不能完全普及。

  而耕地之法,汉时早已实行牛耕,却由于战乱人尚且相食,更不用说耕牛了,故此直到晋初,耕牛都处于紧张状态,而采取的则是旧犁之法。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颜斐……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复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於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

  晋书食货志杜预咸宁三年疏有云:「东南以水田为业,人无牛犊,今既坏陂,可分种牛三万五千头以付二州(兖豫)将吏士庶,使及春耕,谷登之后,头责三百斛,是为化无用之宝,得运水次成谷七百万斛,此父数年后之益也。」

  接下来,谈谈三国的人口吧。三国时期的人口概括起来相对于汉朝来说,只能用四个字“九死一生”相较于王莽之乱时的人口锐减,经历汉末动荡的三国更是惨绝人寰。以下就列举一些数据,更加形象的了解一下。

  按晋书得记载:汉桓帝、永寿三年(157),中国户口数达一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则降到了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口。

  而发生人口锐减的时段则主要发生在献帝时。看着这一串数据,只能说天灾尚且不惧,人祸才是最可怕的。

  魏志张秀传「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有未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纪:「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凶荒,天子奔流,白骨盈野,……遂有寇戎,雄雌未定,割剥庶民,三十馀年,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禅,人众之损,万有一存。」

  晋书山涛传载涛子前所上疏有云:「自初平之元,讫於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

  魏志崔林传注:「魏名臣奏戴安定太守孟达荐(王)雄曰,……今涿郡领户三千,孤寡之家,参居其半。……」

  后汉书载涿郡户十万二千二百一十八

  魏志苏则传注:「魏名臣奏载文帝令问雍州刺史张既日,试守金城太守苏则……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既答曰,金城郡苦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阻寇乱,户不满五百。则到官,内抚雕残,外鸠离散,今见户千馀。……」

  后汉书载金城郡户三千八百五十八

  晋书地理志:「丹阳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五万一千五百。」又「宣城郡……户二万三千五百。」又「新安郡.……户五千。」

  此三郡相当于后汉时的丹阳郡,据后汉书载丹阳郡户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八。

  晋书地理志:「会稽郡……户三万。」又「东阳郡……户一万二千。」又「临海郡……户一万八千。」又「建安郡……户四千三百。」又「建安郡……户四千三百。」

  此五郡略等于汉时会稽郡,后汉书载:会稽郡户十二万三千九十

  上述四则,虽然依旧表现了汉末时期人口锐减的恐怖。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虽然人口都是属于锐减,但是锐减的程度却大不一样。南北之间的差距非常的明显。故此,汉末时中国的南北人口分布发生了质性的改变。无怪于他,只因北方多战乱天灾,加之南方稍许安定,北方人口向南方转移所致。

  同时需要注意的,南方的户口数据需要有所保留,因为晋时为了发展中原,从吴蜀大量的内迁人口,故此,三国时期,吴蜀的人口比晋书记载只多不少。

  另有一点,古时户,与口是分开计算的。众所周知,人口隐匿的现在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乱世。故此口的统计数据十分的不准确,但是口虽然容易藏匿,瞒报,但是户数却是难以隐报的。所以在上述的举例中仅用户数,为的是确保更高的准确率。另则,由于后汉户口中保留了归化的蛮族。而三国时蛮族多叛乱,使之户口中蛮族的部分也剔除了相当部分,故此南方的实际户口数应当更高一些。

  今天来说说经济。很遗憾,三国时期的经济只能说烂。原因无他,战争,从汉末开始的漫长的战争,使的三国的经济破坏殆尽。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起。

  第一,劣币横行。

  追根朔源,恶币之始源于董卓,董卓坏五铢造小钱,使的物价飙升,钱货不行。至此开始了漫长的混乱年代。

  魏志董卓传:「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外线,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廓,不磨鑢,於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而魏蜀吴三国的货币,则以吴最劣,蜀汉次之,魏最良。

  而也由于钱制混乱,恶币横行,货币流通近于停滞,纵是魏之良币也由于大环境的因素,一度废止。而这也导致了三国时期的交易,主要以物易物的方式,而非货币交易。三国时期的取代钱币作用的则主要是绢帛,其次谷物之类。计量单位也相应的改为绢帛的匹。

  晋书食货志:「及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魏志田豫传注引魏略:「豫罢官归居魏县,……汝南为具资数千匹,遣人饷豫,豫一不受

  魏志胡质传注引晋阳秋:「质之为荆州也,威(质子)自京都省之,….: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

  魏志王昶传注引任嘏别传谓嘏「与人共买生口,各雇八匹,后生口家来赎,时价直六十匹。

  第二,盐铁。

  作为国家的命脉之一,盐铁历来被国家所重视而垄断。三国也不例外。

  盐有三类,井盐,池盐,海盐。其分别属于蜀汉,魏,吴的特产。

  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并」

  魏志徐邈传:「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

  而对于盐的管理,三国人口稀少,需求不大,对于盐的管制较后世极其轻松,允许私盐。而所设盐官也仅仅负责盐的买卖。而交易盐所得的利润更是国库的一大收入。

  铁,在三国却是非常稀缺的。原因也是因为战争需求量激增,但却由于人口大幅锐减,产量极低的情况下加之高耗损。故此终三国之世都未能改变。

  文献通卷刑考三:「魏武帝既建魏国,乃定甲子科,犯(原注)音弟,又音大。左右趾者,易以斗械,是时乏铁,故易以木。

  第三,织业。

  丝织业不比后世,三国时丝织业最发达的莫过于蜀汉,蜀锦之名如雷贯耳。

  而东吴则以麻织,葛织业为主,最为发达。

  魏虽然于此三业皆有涉及,但较其他2国稍有逊色。

  左思蜀郡赋有云:「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籝金所过。」

  全三国文卷六载魏文帝诏有云:「夫珍玩必中国,夏则缣、总、绡、繐,其白如雪,冬则罗、丸、绮、縠,衣叠鲜文。」

  后汉书独行传陆续:「陆续字智初,会稽吴人也,世为族姓,祖父闳,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全三国文卷六载魏文帝诏「江东为葛,宁可比罗纨绮縠?」

  第四,外贸。

  当然此外贸不比现今定义,不可相提并论。其中以曹魏最盛,东吴次之,蜀汉最劣。

  而三国之间由于敌对关系,仅吴蜀之间存在正常的关系。蜀魏几乎没有,而吴魏也仅存官市。外贸的收入多由外族而来,东吴从海路,曹魏从西域,海路。相较之下蜀汉地理的限制,所获极为有限。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