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漫谈三国时期各学派的发展及教育政策

标签:曹操 曹丕 谯周 何晏 曹植 孙权 王肃 阮籍 嵇康 张鲁

2014-01-03 00:00:00三国 251人已围观

  三国战乱,教育受到重大破坏。混战时期,官方的教育机构已基本不存在,但民间的传承教育仍得以保留,世家大族普遍重视、甚至垄断了文化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利。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国也都开始着手抓了一些教育工作。曹操于建安八年(203)下令郡国修建文学(即学校),五百户以上的县设校官,选优秀子弟进校学习。曹丕称帝后,即恢复太学,设博士,从各郡县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来京都太学学习,并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规定太学学生两年学通一经(即一部儒家经典菱)者称弟子,不通一经者遣回;两年学通两经并考试合格者补文学掌故,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三年内学通三经者,提拔为高弟,可做太子舍人,考试不合格者也可补考;当舍人两年能学通四经者,提拔为郎中,不合格者可以补考;当郎中两年学通五经者,随才使用,不合格者也可补考。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许多人都愿意学习,并能努力学习,也出了一些人材。到青龙年间(233--237),魏太学生已多达一千多人。蜀汉也设有太学,置有博士,也招收了少量学生,涌现出一批学者。

  三国时期谶纬学说虽已是一种没落学说,但仍有较大市场,仍被统治者普遍利用。曹操虽不一定相信谶纬,却首先带头利用这一学说。曹操迁都于许昌、受封魏公,都与利用谶纬学说有关系。谶书中有一句话,叫做“许昌气见于当途高”,当途高指宫门外的观阙,又名“象魏”;谶书《春秋玉版谶》上说道“代赤者魏公子”赤指汉的气运,即取代汉王朝的人应是魏公的儿子。曹操正是掌握了这些理论,才在迁都时选择许昌,才在受封时名魏,本人终生不称帝,心甘情愿地让儿子称帝。曹丕也大力利用这一学说。他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嗣位为魏王,三月便让部下汇报说在他的家乡谯县发现了黄龙,四月又让部下宣传说发现了白雉,八月又说在某地发现了凤凰……这些都是按谶纬理论在新帝产生前应出现的祥瑞之物。他在做了这些舆论准备后,于十月取代汉献帝,建魏国,称皇帝。刘备孙权二人在称帝前也来了这一手,纷纷让部下大造舆论说发现了许多祥瑞之物。蜀汉还专门起用了精通谶纬学说的年轻学者谯周,让他在纬书中找了许多依据出来,大加宣传。同样,当时许多学者也利用卒纬学说来反对统治者。如蜀汉土著人张裕公开说:“罗在庚子,天子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寅犯之间当失之。”土著学者杜琼私下对人说:“古代属官的名称不称曹,士卒叫侍曹,此殆天意也”,公开表现出向往曹魏政权。谯周也在《仇国论》中公开预言蜀汉要被魏国灭亡。

  三国时期,儒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大降,丧失了独尊地位,儒家观念受到普遍的、严峻的挑战,但儒家观念仍为相当一部分人所奉行。魏曹丕执政后,更重视儒学,并很快出现了“王学”、“郑学”两派。王肃官至侍中、太常,奉古文经学,是“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撰有《圣证论》、《孔子家语》等书,并对儒家各经典进行注释解说。东州大儒孔炎是郑学的主要代表。王肃因是司马炎岳父,得到马氏集团的支持,其所著书籍列于学官,作为教材,成为考试的依据,故曹魏主要盛行古文经学。魏帝曹髦对司马氏不满,便支持郑学,并新自到太学与博士们辩论。可见当时儒家中的今古文之争,也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反映。蜀汉开设太学、设立博士后,反曹魏之道而行,提倡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所谓“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玄学是三国时新兴的一门学科,在魏国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术思潮。玄,出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时许多学者为了逃避残酷的斗争,远离现实,深入研究《老子》、《庄子》、《易经》(合称三玄),以探讨宇宙的本源等等。玄学是早期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何晏在五十岁以前主要致力于玄学,著有《道德二论》、《无名论》、《论语集解》等书,后来因成为曹爽集团的主要人物,被司马懿杀害。王弼(226-249)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论语释疑》等书,与何晏共同提倡“贵无论”,提出无=道=玄的基本理论,为玄学的开山之祖。其后,“竹林七贤”亦为玄学大师。其中,阮籍推崇老庄之学,用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家,主张名教与自然结合,又倡导“无君说”,抨击统治者,并进一步提出无君、无臣、才富、无贵的思想,猛烈攻击虚伪的礼教。嵇康也喜好老庄之学,他在《难自然好学论》等文中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建立一个“至德之世”,又提出宇宙本源为元气形神相结合、人的精神和形体相互依存等观点。司马氏执政期间,出现了“高人乐遗世,学者习虚玄”的社会风气,玄学发展更加快了速度。

上一页123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