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关羽千里独行是三国版“人在囧途”

标签:关羽 曹操 王植 胡班 韩福 孔秀 刘备 卞喜 张辽 秦琪

2014-02-11 00:00:00三国 289人已围观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更是将关羽的光辉形象演绎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民间无不对此津津乐道,大加赞誉。即便是关羽本人,也常会有意无意地将此段经历叙述于人,展示功劳,凝聚光环。

  而其实,抛开这段故事的真伪不讲,“关云长千里独行”更像是一场胜利大逃亡,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浪漫,那样威风,那么幸运。透过笔端,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关羽一系列举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与常人绝无二致的无助、无奈和彷徨。换句话说,这看似流芳千古的传奇经历,恰恰反映了关羽“人在囧途”的狼狈与尴尬。

  实际上,这种尴尬在关羽兵败之初就已经开始了。想当年,下邳城被围,关羽与刘备的二位夫人陷入城中。这时候,如果关羽死守,或许还有机会。但关羽自负的性格决定了,高傲的内心从来受不得半点委屈。最终被曹操引诱出城,下邳陷落,关羽自己也被围在了土山之上。按说大丈夫纵横沙场,有死而已。但曹操念关羽忠义之人,就想让其投降,为己所用。这时张辽自告奋勇,前去劝降关羽。面对张辽的苦苦相劝,关羽没有更多的选择。投降,既对不起大哥刘备,更违背了当初的誓言;不降,必死无疑,二位嫂嫂也难以保全。

  很明显,此时的关羽,内心是极度矛盾和痛苦的。沉思良久,关羽红着脸提出了三个苛刻的条件:“一是只降汉,不降曹;二是给二位嫂嫂以皇叔俸禄;三是但知皇叔去向便当辞去。”此三者,可以说是预留后路,宜于两可,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借此难为一下曹操,如果不答应,自己慷慨赴死,成全忠义之名;二来也可挽回一下面子,只要曹操同意,自己也能在天下人面前有个交代,不至于留下投降变节的罪名。

  曹操用人心切,加上张辽从中周旋,就满口答应了关羽的条件。

  关羽投降之后,曹操待之甚厚。关羽这人要面子,见曹操屈尊照顾,一意迁就,也觉得过意不去。时间长了,就想找个机会报答一下。所幸,大战在即,机会总是不难找到。曹操与袁绍交战,颜良文丑无人能敌,曹操只好请关羽出战。关羽不负厚望,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立了大功。也正是这次出战,让关羽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就想辞别曹操,千里寻兄。因有言在先,曹操不好当面拒绝,干脆来了个闭门不见。关羽无奈,只好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关羽走了之后才感受到出门在外的难处。听说关羽要走,曹操前来送行,关羽只好回头话别。结果二位夫人的车子走出去不远,就被贼人劫到了山上,要不是廖化出手相救,二位夫人必被所害。

  刚刚上路,就让关羽感到了江湖的凶险、归途的艰难。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一路前行,渐渐天晚,最后夜宿于一孤庄安歇,庄主胡华盛情款待,并托关羽给儿子胡班捎信一封。夜间,关羽安排嫂嫂歇息,自己却秉烛而坐,不敢懈怠。

  应该就是职责所系,尽管曹操对关羽一向敬重,守城将士却不给面子,一个比一个骄横,一个比一个阴险。辞别胡华之后,关羽护送车仗先来到了东岭关。按说,论关羽当时的名气和地位,所到之处应该是毕恭毕敬,照顾周全。不料想,当岭上军士报知把关将领孔秀之后,却见“秀遂提剑出关,喝关公下马”。虎落平阳被犬欺。在曹操那里备受礼遇,到此却先是被喝斥了一顿。关羽没办法,只能乖乖下马,主动上前行礼。让这个骄傲的人向别人低头,这还是第一次。

  但即便如此,人家也不买账,听说关羽没有文凭,孔秀脸色立马就变了,“若无文凭,枉说英雄”,这还不算,还要“留下老小质当”。语言之尖刻,远远超出了关羽的心理承受力。最后,关羽一怒之下将孔秀斩于马下。出师不利,归途漫漫,关羽再也不敢大意了。等到了洛阳的时候,就更不顺利了。洛阳太守韩福知道关羽英勇,就让手下大将孟坦出阵,自己却躲在暗处向关羽射箭。关羽负痛杀死韩福,心中的恐惧也由此开始了。一路之上,不敢停留,连夜奔沂水关而来。

  沂水关守将卞喜倒是没有直接难为关羽,听说杀了孔秀、韩福,这卞喜却说“将军杀的是也”,关羽一听很高兴,终于碰到一个好说话的,内心稍稍宽慰。不料,到了镇国寺的时候,卞喜却早已埋伏下刀斧手,意欲趁关羽不备将其杀死。幸亏镇国寺长老与关羽同乡,及时提醒,关羽才免遭毒手。事已至此,关羽也就豁出去了,往日的矜持和高傲荡然无存,一顿砍杀,带上二位夫人又是仓皇逃跑。

上一页12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