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三国 >

水淹七军之战的起因与目的

标签:刘备 关羽 曹操 孟达蜀 刘封 于禁 徐晃 孙权 满宠 司马昭

2014-09-15 00:00:00三国 277人已围观

  蜀军之所以决定发起“水淹七军”之战,乃是因为在汉中之战结束后,见曹操及其所率领的魏军的主力一直呆在关中,迟迟不肯撤回至其原出发地——中原地区去转入休整,大有于近期内再入汉中之意,这不禁令刘备极为担忧。于是,为了减轻其益州之汉中方向上所面临的巨大的军事压力,防止曹操于近期内再入汉中,刘备遂决定命关羽从荆州方向对当面的魏军发动一场战略佯攻,争取把曹操及其所率领的魏军的主力给吸引过去,以策应益州方面即将进行的、从成都至白水间的国防工程设施的建设事宜。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

  其一,刘备在命关羽发起樊城之战之前、在樊城之战进行之中、直至樊城之战结束,面对孙权的偷袭,任由关羽率部在那里苦苦支撑,却由始致终都“没有”给关羽派去一兵一卒进行增援。

  其二,关羽奉命发起“水淹七军”之战后,在深感兵力严重不足;且又连呼刘封孟达而不致的情况下,却从来都没有向刘备提出过任何请求支援的要求。

  其三,刘封的被令自裁与孟达的叛逃。

  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且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多年,可谓既是刘备的至亲、又有功于刘备。因此,如果说刘封不是因为犯下了死罪的话,那么,一向讲究“以人为本”、且性情“弘毅宽厚”、又极具政治头脑与政治谋略的刘备,岂能就此杀之。即便杀之,亦属枉杀;而枉杀又岂能服众。

  而孟达与刘备的关系,其实亦相当特殊。建安十六年,正是孟达与法正一道率兵迎刘备进入的蜀中,为刘备后来夺取益州立下了首功一件。此番,孟达又率部夺取了房陵与上庸两地,可谓是既有恩于刘备、又有功于刘备。

  因此,孟达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刘封的欺凌,而不是因为深知自己犯下了死罪的话,岂能不顾家小,就此一逃了之。

  再者,孟达在临叛逃之前的一个细节,亦十分赖人寻味。叛逃无疑是一件龌龊之事,本应秘藏潜行才是。然而,孟达在决定叛逃之前,似乎根本就没有打算背着刘封,其不仅把自己的叛逃计划合盘托于自己的这位上级兼冤家对头不说,甚至还邀刘封随其一道叛逃,完全把刘封看成了是与自己拴在同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

  面对孟达的恶意相邀,刘封的反应亦同样十分令人生疑。做为孟达的上级,遇到这种情况,刘封通常的做法本应是乘此机会扣下孟达,并将之押回成都受审才是。但是,刘封当时却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选择了放任事情的发生。

  凡此种种迹象表明,此时的刘、孟二人一定是皆已意识到自己犯下了死罪,定将受到国法军规的严惩,继而才会让这对冤家对头如此这般地“惺惺相惜”、抱团取暖。而刘封最终之所以没有选择随孟达一同叛逃,乃是因为其心存侥幸,仗着自己拥有刘备的养子这道“护身符”,以为能够帮助其逃脱处罚罢了。

  另外,从刘备的角度来说:假若“水淹七军”之战是关羽背着刘备所发起的话,那么,刘、孟二人不听关羽的呼唤,想必刘备不仅不会怪罪他俩,甚至是还会因此而表扬他俩敢于坚持原则,一切行动只听从于自己的指挥、而不听从于他人的指挥,严格防止他人趁机乱权才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就在蜀汉上下皆在为保住汉中、拱卫益州而战之时,刘、孟二人却躲在上庸那个地方搞“窝里斗”,死活不肯应命,这岂能不让刘备恼怒致极。

  其四,做为当事方,自从获知蜀军发起“水淹七军”之战的消息之初,曹操可谓是便已识破了刘备的计谋。由于识破了刘备的计谋;又由于急于于近期内再夺汉中,所以,在得知关羽出兵襄阳、樊城的消息后,曹操便决定坚决不上其当;只是指派于禁满宠等人率部前去支援,自己则仍旧按兵于关中不动。

  次月,见于禁、庞德等三万余众皆为关羽所俘,曹操却仍旧不为所动,遂又指派徐晃率领五万生力军前去进行封堵。

  时间又过了大约两个月,至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见曹仁、徐晃以绝对优势兵力依然战不过关羽;而其国内之中南部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关羽的发动、组织、指挥下所掀起的起义运动越演越烈;势力范围亦已由当初的樊城以北至许都之间,逐步蔓延到了洛阳附近,大有要掀翻曹操的统治之虞,曹操方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至此,曹操方才不得不决定暂且放弃于近期内再夺汉中的打算,慌忙率领其主力部队离开关中,赶往樊城参战。

  其五,做为局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战事的发展,东吴方面亦渐渐摸清楚了蜀军发起“水淹七军”之战的真实目的所在。正因为摸清楚了这一点,所以说,孙权、吕蒙方才敢于再次对荆州实施偷袭,而不必担心刘备会像建安二十年时所做的那样——见其荆州遇袭,二话不说便率领其主力部队从益州赶了过来,准备对实施偷袭的吴军展开反击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22862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